近日,中央企业“科改行动”2023年度专项考核结果发布,昆勘院考核结果为“优秀”,在88家优秀级中央企业中位列第30名,位列中铝集团第3名、中铝国际第1名。
自入选“科改行动”以来,昆勘院高度重视“科改行动”,把科改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扣“11321”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落实“昆勘科改二十条”改革举措,细化“二健”治理,强化“三能”建设,优化“四项”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五加”科技攻关,打造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双轮驱动”,以“七化”建设加速推动昆勘院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在勘察设计行业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下,昆勘院生产经营指标持续逆市上升,13项主要经营业绩指标中有10项同比实现优化。2024年1~5月,昆勘院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9.5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72%、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优化63.97%、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7.61%、研发投入强度同比增长78.76%,13项关键经营业绩进度指标中有12项再次实现同比优化,“七十年老店”全面焕发新活力。
※中铝国际在昆勘院召开科技型企业市场化改革工作会※
“二健”优治理
健全公司董事会运行。按照公司章程,成立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立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科技创新委员会。获得董事会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和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6项重点职权,制定董事会相关配套制度14项,优化“四会一层”决策权限,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作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
健全子公司董事会职权。对下设子公司中国有色昆勘院刚果(金)简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董事成员由刚果(金)当地两名自然人以及子公司股东组成,设立董事会办公室,完善组织机构,制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秘书工作细则》等制度。2024年初启动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会建设,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现独立运行,公司董事会定期监督指导,子公司治理进一步健全。
“三能”激动力
能进能出,员工“五务”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昆勘院开展优化队伍结构工程,实施严格年度考核和试用期考核评价,2023年员工市场化退出率提升2.3倍。首次组织立体式市场营销团队、项目经理团队集中培训,首次组织特殊工种、非注册人员取证培训300余人;增加博士学历提升激励,2023年博士毕业2人、考取博士8人,达到新高;做实“昆勘讲坛”35期,教育经费使用同比增长6.4倍,着力提升业务、商务、法务、财务、党务的“五务”结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昆勘讲坛”现场※
能上能下,干部干事动力全面提升。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狠抓“关键少数”,落实干部年轻化工作原则,昆勘院实施常态化竞争上岗,大力提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80年后出生中层干部占比57.31%,进一步优化干部年龄结构。为实现干部班子的能上能下,昆勘院深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严格考核,硬约束,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率100%,中层管理人员退出率提升至14.81%。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邀请行业管理专家到公司开展综合素质提升集中脱产培训,中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能增能减,收入激发活力全面提升。入选“科改企业”后,昆勘院全面加强董事会建设,优化“四会一层”治理结构,推行差异化薪酬,职能部门实现“一人一考、一月一考”的全员绩效考核新机制,实行绩效工资与公司生产经营业绩情况挂钩、与部门重点和专项工作完成情况挂钩、与公司重难点项目生产经营挂钩、与个人工作绩效完成情况挂钩的“四挂钩”,员工与公司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建立。对二级生产单位实施“季度预考核、年度清算”机制,公司领导班子收入差距倍数达到1.87,各层级人员综合收入差距倍数达5.56,充分激发调动广大公司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优”健体系
优化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先进、强化投入、提质创效、驱动发展”的原则,优化形成了昆勘“13357”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昆勘“13357”科技创新工作思路※
优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建立了“1+4+N”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建立以公司科技智能部牵头的管理服务平台,以研发中心为核心的自主研发平台,以二级生产经营单位为创新创效的推广应用平台,以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为基础的理论研究支撑平台,做实做强N个专业研发团队。
优化科技创新方向体系。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竞获高质量的订单为根本追求,研判勘察设计行业技术进步趋向,结合自身打造“3+N”转型发展业务架构的紧迫需求,建立了“10+16+38”的研发方向体系,即岩土工程、矿业工程等十大业务群,勘察设计、采矿工程等16个专业类别,持续开展高寒金属矿山边坡时空稳定性评判与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等38个课题的科技创新创效活动。
优化科技创新激励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强化研发端与营销端、生产端的协同与联动,以成果转化收益为标的,对相关研发、营销、生产人员给予及时激励奖励,让广大干部员工真正品尝科技创新的“甜头”,推动全员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理念走实走深。
“五加”强创效
加大科技投入。2023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达5.44%,同比增长90%,获政府科研及平台建设国拨资金创历史新高;通过加计扣除、高企减税等获得税收优惠数百万元。
加速平台建设。着力云南省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建设,购置科研生产设备30余台套;明确科研投入三年回本、五年翻番的考核指标,高围压动三轴装备及全参数测试等系统为云南省第一家引进集成研制,当年投入、当年创效,云南省市场占有率100%。完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良好评价,云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验收,“2+10+N”的国家、省、企业三级研发平台进一步做实做优做强。
※昆勘“2+10+N”研发平台※
加力科技攻关。探索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立项2项,培育大岩土数智系统、动三轴全参数测试2项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增至14项;加力推进国资委、工信部、云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的研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获授权专利66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海外专利3件)。
※大岩土数智系统※
加强队伍建设。实施科研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优秀年轻人才的“四类人才”建设工程,实施“四级人才提升”工程,选拔87名高层次人才拟培养对象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培养,选拔79名优秀年轻人才实施“一人多扶持”重点培养,公司总工程师刘文连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青年科技人才1人,入选省部级人才或专家库22人,博士后进站培养2人,构建起了“4+4+1+1”人才队伍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昆勘院总工程师 刘文连※
加快成果转化。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普朗铜矿井下泥石流治理、金鼎锌业练登大沟排土场泥石流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节约投资超3亿元,每年为业主降低生产成本和避免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得到业主单位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全年核心技术助力新签合同额数亿元,规模贡献率28.68%,利润贡献率53.96%,转型发展成效显著。
深化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昆勘院通过“科改行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经营、创造更高价值、提升经济效益,以务实“硬措施”营造昆勘院高质量发展优质“软环境”。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